|
发表于 2010-8-27 02:38:21
|
显示全部楼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文字本身内在的发展动力造成演进
统一的政权需要统一的官方语言,大量文盲需要易于学习的文字,这本来就是文字的发展动力之一。
用 500 年等文字慢慢变化,或者用行政力量用 50 年搞定,其实都没什么关系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没有学习过繁体字的人不说早期的唐诗宋词看不懂,近代的四库全书也一样,甚至中国建国初期出版的书本报纸史料都看不懂。
用简体字的人,一般阅读繁体字没有问题的。
写是有很大问题,因为没有训练过。
你说的这些大多有简体版本。看不懂古代的文章史料,和繁体字其实关系不大。因为看不懂繁体版本的,简体版本一样看不懂。
阅读古文,真正的难点在于你不了解当时的文学创作习惯、地理、风俗、官制、法律、经济等,这些都是和文字无关的。
一个人早上在广州,下午到了北京,晚上又到了韩国,第二天又回来了。
试问,你怎么能真正体会一天走 30 里地,从北京到广州可能要走上半年的古人心中那种 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 的生离死别?
反过来,古人也不能体会现代人星期天被手机叫去工作的烦恼。
要看懂古文并不难,老师教就行。只是现在不会有人去学而已,因为都去学英语了嘛。
个人觉得,也确实没有必要学古文。有那时间精力,学科学更有价值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不说早期的唐诗宋词看不懂
比较肤浅的理解应该没问题的。但深入的理解就难说了。而且宋词的唱法本来就失传了。某种意义上说,我们永远不能完整地理解和欣赏宋词了。
比如 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,很多城市孩子就很可能没见过黄鹂,没听过黄鹂叫。生活中除了养在广场上的鸽子,见过的大自然中的其它鸟类估计也很少。
比如说 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”,这个凝脂,可能年纪小的人就不会有直观的印象了。因为现在的食用油一般都是超市里买的植物油,不会凝结成固体。
那种盛放在棕褐色的陶罐里,白得很细腻的凝固状态的猪油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消失,短短 100 年后,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只能想象了。
再比如《水浒》里鲁提辖那个 “醋钵大的拳头”,明朝醋钵究竟有多大,估计用瓶装醋的你我读到这里,就不如一个用醋钵的明朝人有 “好猛的人” 的感觉。
主要是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,导致我们看不懂古文的内容。文字本身关系很小。
再说个以为懂了其实没懂的例子,我的。
《水浒》里的梁山好汉,一进店喜欢叫 “来二斤牛肉”。
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。
后来别人解释说,那时候杀牛是犯法的,所以吃牛肉也是在表现造反精神。
这种情况就是认得繁体字也不顶用,不花时间学那时候的法律/习俗,还是读不懂的啊。
更古的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很多很多内容,其意思,到现在都是没有定论的。
还有人说《诗经》是一个人写的,把所有的诗都解释成完全不同的意思,似乎也通
因为很多春秋时代习以为常、不觉得有记录必要的东西,现在都不清楚了。变了嘛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近代的四库全书也一样
不是不认识字,而是这些字放到一起,你还是不懂得什么意思。和繁体还是简体无关。
举个我自己的例子,印象很深刻。
“国“字大家都认识,“除”字大家肯定也都认识。
但是我小时候读《史记》,里面说“某某如何如何,国除。”,这个我直到 10 分钟之前还不确定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,刚 google 了才知道。
再举个比较有名的大家都弄不懂的例子。
《史记》里说秦军的“轻兵“,这是个什么兵种。白起坑杀的 “40万”,究竟是多少?
这些都和繁体简体无关。
对任何一个秦兵来说,哪怕是个小卒子,这都不成问题。
全中国所有的国学大师 + 中文教授 + 历史教授 + 什么其它人都读不懂这几个字的原因很简单,你没有当过秦兵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甚至中国建国初期出版的书本报纸史料都看不懂。
这个不是认真的,可能是在夸大,对吧?
总的说来,古代的东西,有闲有钱,学点也不错;失传的话,也就就失传了吧。就算真的全部抹掉,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如果一定要传,我希望是《东京梦华录》里记载、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小吃,那个真应该传下来。
真是想想都流口水啊!
PS: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也是好东西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