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Sir.cn,穿越时空的Linuxsir!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搜索
热搜: shell linux mysql
楼主: yumeng_727

为什么看不惯鄙视红旗的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0-5-24 13:44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红旗的社区就是linux-ren。QOMO差不多就是红旗的社区版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5-25 10:40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红旗加油!
希望红旗越做越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5-28 11:1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17楼U571说得很好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6-8 11:23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Post by yumeng_727;2086829
你可能使用Arch,Gentoo这样的发行版,你以为把Arch从一个命令行系统打造成一个桌面系统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事情,值得拿出来炫耀?无非是 pacman -S了一些软件包而已。


刚进来的时候觉得LZ是来主持正义的,因为我本人对redflag并不反感,Linux是我大学时**始出现在我眼前的,当时装的第一个 你牛X 是 蓝点 第二个就是 redflag 好象都是在软件店买的正版光盘,蓝点还带一本半公分厚的说明书,当时Linux正版盘并不贵基本是成本价。

但看着看着就发现LZ原来是在唱赞歌......既然你不喜欢别人鄙视红旗那你又凭什么去鄙视别人呢?我们用Arch不过就是在 pacman -S?你知道什么是ABS吗?请问在红旗下又能不能 redflag -S 来方便的安装软件?

你喜欢红旗没问题,但请不要以踩低别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6-8 19:23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LZ说:红旗这个板块,浏览的人通常是来骂街的,当然包括LZ,看了下原来LZ是来骂使用Arch,Gentoo的使用者,我可不是Arch或Gentoo的使用者,不过LZ说红旗这个板块,浏览的人通常是来骂街的,不骂一下LZ似乎不太好!LZ你的脑袋一定是给门J过了!Arch,Gentoo的使用者编译系统都来不及,那里有空来鄙视用红旗的人,我倒是BS一下LZ你这个脑袋被门J过的人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24 16:3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是来路过的,我不骂人。
红旗我只听过,没有用过,所以,不想多说。
说Linux发行版是同质的,如果是几年前,我也许会反对,会说哪个发行版好,哪个不好,可是现在,我倒认为这话是对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24 23:39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Post by alpha.gu;2109579
我是来路过的,我不骂人。
红旗我只听过,没有用过,所以,不想多说。
说Linux发行版是同质的,如果是几年前,我也许会反对,会说哪个发行版好,哪个不好,可是现在,我倒认为这话是对的。

我也赞同同质化,看看LSB、freedesktop作什么用的,就是为了规范各个发行版的。

同类的东西太多了并不是好事,看看unix的发展史,看汉语汉字的发展史。unix分裂成了hp、ibm、sco、bsd等等;汉字分裂成了简繁两种,并且香港特区和台湾省的繁体字还有些不一样,造成三地交流有障碍,我认为从文言文到现代白话文是蜕变,是进化,从繁体到简体就是异化,是恶性变异。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在甲骨文钟鼎文是表形很形象,繁体字表意很容易理解,简体字变成了表音的给人的感觉像是脱离了象形文字的范畴了。

分久必合,祝愿linux发行版该消失的消失,该合并的合并,留下两三个互相竞争,互相促进,良性发展。这可以节省多少开发人员、翻译人员、包维护人员,将这些人员用在少数发行版上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多好啊!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26 00:15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为什么总有人说 “繁体字表意很容易理解”。

那些真正的象形文字,中国的,埃及的,都有很多不认识,可能永远无法解读了。

何况繁体。不是老师教,绝不可能认识的。你觉得形象,那是你先认识了字,然后往那方面想的原因。

一个不认识中文的美国人,给个繁体字他能猜出什么意思吗?

实际上,语言这个东西变化很快的。春秋时期的文字和文章,到了两汉时候大多数人已经读不懂了,需要有人写书来注释;这种注释的书,到了宋朝可能自己本身也太难懂了,需要给这些注释另外写注释。

日常生活中,科学技术中,简体表达意思没有任何障碍。不用麵,用面,难道就吃不了面条了吗?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26 19:45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Post by mopz0506;2109819
为什么总有人说 “繁体字表意很容易理解”。

那些真正的象形文字,中国的,埃及的,都有很多不认识,可能永远无法解读了。

何况繁体。不是老师教,绝不可能认识的。你觉得形象,那是你先认识了字,然后往那方面想的原因。

一个不认识中文的美国人,给个繁体字他能猜出什么意思吗?

实际上,语言这个东西变化很快的。春秋时期的文字和文章,到了两汉时候大多数人已经读不懂了,需要有人写书来注释;这种注释的书,到了宋朝可能自己本身也太难懂了,需要给这些注释另外写注释。

日常生活中,科学技术中,简体表达意思没有任何障碍。不用麵,用面,难道就吃不了面条了吗?


问题就在于有汉字以来文字都在慢慢演进进化,只给极少数人造成障碍,而简体字是政治产物,不是文字本身内在的发展动力造成演进,那是段代,给很多人交流障碍。看看现在的情况,没有学习过繁体字的人不说早期的唐诗宋词看不懂,近代的四库全书也一样,甚至中国建国初期出版的书本报纸史料都看不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0-8-27 02:38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
文字本身内在的发展动力造成演进

统一的政权需要统一的官方语言,大量文盲需要易于学习的文字,这本来就是文字的发展动力之一。

用 500 年等文字慢慢变化,或者用行政力量用 50 年搞定,其实都没什么关系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
没有学习过繁体字的人不说早期的唐诗宋词看不懂,近代的四库全书也一样,甚至中国建国初期出版的书本报纸史料都看不懂。

用简体字的人,一般阅读繁体字没有问题的。

写是有很大问题,因为没有训练过。

你说的这些大多有简体版本。看不懂古代的文章史料,和繁体字其实关系不大。因为看不懂繁体版本的,简体版本一样看不懂。

阅读古文,真正的难点在于你不了解当时的文学创作习惯、地理、风俗、官制、法律、经济等,这些都是和文字无关的。

一个人早上在广州,下午到了北京,晚上又到了韩国,第二天又回来了。

试问,你怎么能真正体会一天走 30 里地,从北京到广州可能要走上半年的古人心中那种 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 的生离死别?

反过来,古人也不能体会现代人星期天被手机叫去工作的烦恼。

要看懂古文并不难,老师教就行。只是现在不会有人去学而已,因为都去学英语了嘛。

个人觉得,也确实没有必要学古文。有那时间精力,学科学更有价值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
不说早期的唐诗宋词看不懂

比较肤浅的理解应该没问题的。但深入的理解就难说了。而且宋词的唱法本来就失传了。某种意义上说,我们永远不能完整地理解和欣赏宋词了。

比如 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,很多城市孩子就很可能没见过黄鹂,没听过黄鹂叫。生活中除了养在广场上的鸽子,见过的大自然中的其它鸟类估计也很少。

比如说 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”,这个凝脂,可能年纪小的人就不会有直观的印象了。因为现在的食用油一般都是超市里买的植物油,不会凝结成固体。

那种盛放在棕褐色的陶罐里,白得很细腻的凝固状态的猪油,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而消失,短短 100 年后,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只能想象了。

再比如《水浒》里鲁提辖那个 “醋钵大的拳头”,明朝醋钵究竟有多大,估计用瓶装醋的你我读到这里,就不如一个用醋钵的明朝人有 “好猛的人” 的感觉。

主要是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,导致我们看不懂古文的内容。文字本身关系很小。

再说个以为懂了其实没懂的例子,我的。

《水浒》里的梁山好汉,一进店喜欢叫 “来二斤牛肉”。

看的时候没什么感觉。

后来别人解释说,那时候杀牛是犯法的,所以吃牛肉也是在表现造反精神。

这种情况就是认得繁体字也不顶用,不花时间学那时候的法律/习俗,还是读不懂的啊。

更古的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很多很多内容,其意思,到现在都是没有定论的。

还有人说《诗经》是一个人写的,把所有的诗都解释成完全不同的意思,似乎也通

因为很多春秋时代习以为常、不觉得有记录必要的东西,现在都不清楚了。变了嘛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
近代的四库全书也一样

不是不认识字,而是这些字放到一起,你还是不懂得什么意思。和繁体还是简体无关。

举个我自己的例子,印象很深刻。

“国“字大家都认识,“除”字大家肯定也都认识。

但是我小时候读《史记》,里面说“某某如何如何,国除。”,这个我直到 10 分钟之前还不确定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,刚 google 了才知道。

再举个比较有名的大家都弄不懂的例子。

《史记》里说秦军的“轻兵“,这是个什么兵种。白起坑杀的 “40万”,究竟是多少?

这些都和繁体简体无关。

对任何一个秦兵来说,哪怕是个小卒子,这都不成问题。

全中国所有的国学大师 + 中文教授 + 历史教授 + 什么其它人都读不懂这几个字的原因很简单,你没有当过秦兵。
Post by wulisong;2109921

甚至中国建国初期出版的书本报纸史料都看不懂。

这个不是认真的,可能是在夸大,对吧?



总的说来,古代的东西,有闲有钱,学点也不错;失传的话,也就就失传了吧。就算真的全部抹掉,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,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如果一定要传,我希望是《东京梦华录》里记载、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小吃,那个真应该传下来。

真是想想都流口水啊!

PS: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也是好东西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